龙肘山脉 光电传奇
——会理龙泉20MW+30MW光伏电站工程并网发电
初春的料峭寒风,一阵阵掠过山顶,山下已浸没在一片漆黑中,天际苍穹,只有寥寥星光闪烁。灯火通明的控制室里,调试人员正按照远方传来的一道道调度指令,有条不紊地谨慎操作,屋外,寒风中站立的人群,不时向那间灯火通明的房间,投去期待的目光。经过三天的送电前准备,3月19日凌晨2时,启动对220kV送电线路首次冲击;凌晨4时,启动对升压站主变首次冲击……当日下午6时,业主欣喜地向在场人员宣布:会理龙泉20MW、30MW光伏电站及送出工程,并网发电成功!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对在这座海拔2800米的工程现场艰苦奋战半年之久并为此次启动在寒风中坚守了整整一天一夜的公司驻该工程监理部全体成员来说,是最大的褒奖和籍慰.刹那间,百感在心头交集,笑声在心底荡漾!
2015年9月下旬,总监陈柳卿受公司派遣,率监理部成员进驻工地。监理部克服进站初期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监理工程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安全旁站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等四项指标进行控制,并搞好合同和信息管理;同时,配合业主,协调施工、供货、设计等各有关单位间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严格遵守监理规范,实施标准化作业,对重要施工面进行旁站,对一般施工面进行巡视检查,严格履行“三级自检”基础上的监理复验,为本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监理服务。
施工高峰期,正值寒冬腊月,海拔2800米工地现场,大雪弥漫,朔风呼号,但升压站工地有大量旁站任务,监理部成员许广平不顾胃病复发,毅然决然地搬到山上,住进施工单位四面透风的简易工棚里,冒着刺骨寒风,带病踏雪,坚持工作;光伏电站本体,分为A、B、C、D、E五个光电板阵区,桩基础浇注和机架、光电板安装时,监理部成员王泽文,放弃休假,住进工程现场简易板房,从早到晚奔走于五个大区之间,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监理部成员李友谊,负责送出线路施工监理,近20公里的线路路径上,无论是铁塔基础浇筑,还是组立放紧线,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奔波劳累,从不叫苦;施工面全面铺开后,监理力量不敷应用,监理部成员张豪成了“救场”队员,哪个施工面发生监理缺位,就按照总监要求赶到那里迅速补位,保证监理程序不中断,尽最大可能让业主满意;监理部资料员蒲文佳,本来工作任务就重,在该工程冲刺阶段,夜以继日,协助总监整理验收竣工归档资料……半年来,驻地监理人员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成员间协调一致的团队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得到业主、总承包和施工方一致好评。
在参建各方努力下,2016年2月20日,工程经初验后交由省电力质监站对电站本体工程(含升压站)以及送出线路工程(含间隔)的工程实体质量及归档资料进行质检,质监站专家对该项工程总体施工给予“总体合格”的评价,工程质量总评为“优”。其中,土建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安装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3月15日,在成都召开的启委会上,参建各方一致认为:该工程已具备并网送电条件,同意启动带电并网。
会理县龙泉20MW、30MW光伏电站工程,是该县首个光伏项目,它的顺利并网发电,将对四川省电网网架的稳定运行起到强有力支撑,同时,有利于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其能源结构调整,助推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
(撰稿:陈柳卿;图片:王泽文)
[工程概况]
会理龙泉20MW、30MW光伏电站及送出工程,位于龙肘山脉的该县龙泉乡芭芭村,海拔2800余米,典型高原地理和气候特征,施工条件较为恶劣。
该工程由4个项目内容组成,即:20MW+30MW光伏电站本体工程(30个1.6兆瓦和2个1兆瓦的太阳能电池阵列),220kV升压站一座,220kV送出线路(龙泉光伏电站升压站至橄榄变电站,全长20.5千米,新建铁塔48基)一条,对侧即500kV橄榄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一个。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工程俯瞰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工程接受省电力质检中心质检

监理参加送出线路基础浇筑技术交底

监理参加桩基础试验检测

监理复检光电板安装角度

监理复验光伏板支架安装质量

送出线路、光伏本体(含升压站)一瞥

夕阳晚照,龙肘山脉银线蜿蜒

现场监理检查塔基根开

震撼壮景:光伏板安装完成
上一篇文章:向震区人民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