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曲河,在我看到她第一眼时,一种自豪之情,便不可抑制地在心中奔涌。
自古以来,江河都是人类文明诞生之地,华夏古文明也是因黄河而生。祖国之大,纵横逾5000公里,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现代发展流通,需要更快、更广、更有效率,我和同事们正在对它实施施工监理的 “电力运河”工程,应运而生。
西藏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线路工程(以下简称“藏中联网线路工程”)如同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一样,连接着两大电力海洋——藏中电网和昌都电网,承载着西藏西南部发展的热望,而我们监理,已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地,成为西藏“电力运河”勇敢的先驱开掘者之一。虽然,知晓这“电力运河”工程的人目前还不多,但,已足够激励我为她日复一日地劳作,日复一日地搏击着寂寞、烈日和寒风。
迎难而上——这是一个男人的血性和坚韧;勇往直前——我们肩负着打响赛德品牌的殷殷嘱托;竣工必优——这是我们对业主的庄严承诺!藏中联网工程,为西藏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基础。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快速推进,我和我的同事们进驻标段履行监理职责以来,常常在薄如刀刃的山脉上移动,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攀登,在严寒和酷热交替中前行,与狂风暴雨作斗争。抓紧每日每时每刻,捕捉每丝每毫危险隐患,我们明白,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一方热土对未来的憧憬,联系着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平安,这是西藏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这是领导交付于我们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立于天地间,扛起这如同泰山般的重任,用我们的双眼和智慧,为“电力运河”工程保驾护航,用心血和汗水,成就藏中联网工程的丰功伟业!
抬头仰望东达山顶,那坐落在5000米绝顶上的“银峰”,或是扎根于垂直峭壁的“铁竹”,亦或屹立于河畔的“钢楼”,那笔直耸立的身姿,仿佛一座座桥墩,虽高低远近不同,却坚实有力支地,撑起这电力交流之桥,虽分布于高山低谷,虽外形略有差异,但不变的,是那一条条银线,牵连着彼此。这一条条银色缆线形成的“电力运河”,也许不如黄河咆哮之壮观,却寄托着千万人的希望和憧憬,也许不如长江蜿蜒之漫长,却传播着文明延续和未来希望。从东达山俯瞰,你可能不会相信,群山之间这细小得不足一指宽的涓涓细流,居然传递着瞬时千钧、育养万城的能量!这条“运河”里,流淌着现代、文明和进步。
归途中,与一座座承载着我心血汗水的铁塔注目、道别,蓦然意识到,“电力运河”的开掘和通航,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工程建设,而是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复兴,也绝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是现代文明的延伸和拓进,带动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回到驻地,已是暮色四合时分。高原的夜空里,星罗棋布,银河横陈,亘古而永恒,而在这亘古而永恒的璀璨星光下,昌都周边的城乡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马路两边的店铺,灯火通明,高楼上的彩灯、霓虹和巨幅广告灯箱,装扮着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游人三三两两在徜徉,恍如白夜,一个小小边城发生的变化,让我看到了祖国正在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雄健身姿和沉稳步伐。那一刻,我为自己身为工程监理、能为“电力天河”工程实现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兴奋不已,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撰稿:周洪志)
上一篇文章:第四次公司才艺比赛摄影类获奖作品
下一篇文章:三 月 的 小 雨